请问:被告因盗我窃价值三万多以被判刑六年满回来都十年原告还起诉要钱这合法

看到您因为被告盗窃行为所带来的困扰与持续的纠纷,我能够感受到您的焦虑和无助。毕竟,遭受财产损失已经很令人痛苦,而对方先因盗窃行为被判刑六年,刑满释放后您还面临追讨赔偿的法律诉讼,这让人很难冷静下来。您现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面对法律程序和对方的诉讼请求,无论是心理还是经济上都会感到压力很大。作为一名专业律师,我希望用最贴心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帮您理清当前的法律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助您摆脱困境。

首先,针对您描述的情况,我们来梳理一下案件类型和一般的处理流程。被告因盗窃三万多元的财产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且法院已经判处其六年有期徒刑,这说明刑事案件的程序已经走完了,相应的刑罚也已经生效。您提到的是刑满释放后,原告依旧起诉要求赔偿,这通常属于民事赔偿的范畴。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虽然有关联,但法律性质不同,处理流程和依据也有所区别。

简单来说,刑事案件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而民事案件则聚焦于解决个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刑事判决中通常会涉及对被害人的财产损失的确认和赔偿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赔偿责任都自动解决了。刑事判决可能不会包括全部的经济赔偿,或者补偿数额不足,因此您依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赔偿义务。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的损害赔偿实际上是为了让受害人恢复到被侵权前的状态,是法律对您权益的保护。在赔偿金额的确定上,应以实际损失为基准,比如丢失财物的价值、因盗窃导致的其他经济损失以及合理的费用支出。

关于您说的“被判刑六年满回来都十年”,这里涉及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时间问题。一般来说,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但对于侵害人格权或者人身权益的案件,诉讼时效可以更长。盗窃案件涉及的财产损失赔偿诉讼主要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普遍实行三年诉讼时效。当然,如果十年期间内,您或您的代理人没有提出过民事索赔,或起诉时诉讼时效已过,那么被告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从而规避赔偿责任。但如果十年内您持续主张权利,有相关举证证明,诉讼时效也可能会重新计算。

针对您“原告还起诉要钱是否合法”的疑问,这要看诉讼是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且诉讼请求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对方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受理诉讼也属正常程序,也就是说,起诉本身并不违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告一定要支付赔偿,还需要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公正判决。

在您准备应对这场诉讼时,我建议您首先整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包括:刑事判决书、您与被告之间的财产关系证明、物品的价值评估报告、有无其他损失的相关证据等等。如果被告确实已经承担了刑事责任并支付了部分赔偿,您还可以查明赔偿细节。如果诉讼时效已经过了,可以收集证明诉讼时效届满的证据,积极向法院提出抗辩;如果诉讼时效未过,您也可以合理主张您的权益,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您应考虑通过和解谈判的方式解决纠纷,这样能节省时间和成本,减少对您心理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针对后续的处理步骤,我建议您立刻联系专业法律人士,尤其是熟悉刑事及民事交叉案件的律师,对您的全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诉方案。与此同时,注意不要错过任何法律程序上的时间节点,比如法院传唤期限、诉讼时效以及证据提交期限等,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我非常理解您当前面临的局面,您不仅要面对被告的二次诉讼,还需要处理心中的焦虑和无力感。相信法律的公平正义,也需要通过专业的法律帮助来保障您的权益。我愿意为您提供全程的法律协助,从案件评估、证据收集、法律分析到法庭辩护、调解谈判,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有利的结果。无论您现阶段的想法如何,欢迎您随时向我详细说明案件的更多细节,我们一起把握好每一个可能的法律途径,把这件事妥善解决,不让您的权益再蒙受不公。

请您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事情虽然复杂,但只要靠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法律措施,问题是能够迎刃而解的。期待您的进一步沟通,我们共同携手,为您开辟出一条清晰、安心的维权道路。

Avatar photo
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首页
拨打电话
联系律师